NEP创始人&董事长专访——王靖博士
首页 » 新闻动态 » 公司新闻 » NEP创始人&董事长专访——王靖博士

NEP创始人&董事长专访——王靖博士

浏览数量: 376     作者: NEP     发布时间: 2023-06-26      来源: 本站

2023年6月14日-16日,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(Intersolar Europe)在德国新慕尼黑国际博览中心举办,该展会全球迄今为止规模最大、影响最深的太阳能专业展览会之一,聚集了国际上众多业内知名企业。

本届展会上,中国企业在“微型逆变器”领域脱颖而出。其中,恩易浦(下或称:NEP)表现亮眼,在本次展会上发布了两款重磅级新产品——BDS-1000, BDH-800,吸引到了全球业界的高度关注。

NEP在微型逆变器领域深耕十余年,早在2011年就率先发布BDM-250,目前已推出十余款微型逆变器产品,可覆盖多种不同应用场景,全球突破85个国家,并获得包括欧、美、日高端市场的30多个国家入网认证。今年2月,NEP完成B轮超亿元融资,有望抓住MLPE(组件级电力电子)行业爆发红利,实现弯道超车。


展会期间,《海外征程》三部曲商业作家、上海大学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高级顾问达尼,采访了NEP的创始人——加拿大不列颠大学电气自动化博士、GE全球研发中心研发经理、施耐德新能源中国总经理、国家人才、泰山学者,拥有25年顶尖电器科研和全球化管理经验的王靖


达尼:“中国在很多科技领域正追赶西方巨头,光伏逆变器也是很成功的领域。恩易浦推出第一款BDM250微型逆变器,仅晚于全球龙头Enphase两年。我很好奇,当市场上都是集中型逆变器时,很少有人关注微逆,它份额太小。而您怎么会考虑做微型逆变器的呢?”

从最开始对新冠疫情的猝不及防,到全民抗疫的众志成城、共克时艰,再到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,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。

王靖博士:“恩易浦的科研实力是很强的,在恩易浦创立之初,我们当时就有能力在集中型、组串式和微逆做全系研发。当时我们在中国主要是集中式大机器为主。但美国等海外市场还是有很多户用场景,需要微逆,而我们也紧跟美国市场的需求而提前技术布局。”

达尼:“微型逆变器的技术壁垒较强,很难在短时间内开发出来,但恩易浦在您带领下做到了,您能介绍下您的科研背景吗?”


王靖博士:“电气博士毕业后,我在GE全球研发中心工作,那是GE鼎盛时代。它的全球研发中心很有意思,独立于GE任何事业单位,我们要自己去和13个事业单位谈,发现它们的需求,而非等项目来。一般我同时接6个事业部的科研。那时GE全球研发中心有1500名科学家,科研能力超过大学。虽然13个事业部自身也有研发人员,但他们会拿掉简单的部分,把最难啃的骨头交给我们,而我也因此能看到13个领域中最前沿的市场需求,这模式对科研专家的培养是非常好的。”

达尼:“这和国内研发不同。我很好奇GE事业部横跨航空发动机、塑料、能源系统、医疗、照明、工业系统、金融、信息科技等领域,而且当今学科越分越细,您是怎么完成跨学科项目的?”

王靖博士:“我接到一个跨学科需求时,会将不同领域的顶尖科学家混编成联合团队,解决学科交叉问题。我们不是抽象地搞科研学术,而是务实地解决市场上的真实问题,这令团队能有共识基础。那几年很辛苦,但也磨练人,拓宽了视野。”


达尼:“您是怎样从科研岗顺利转型到公司管理的呢?”

王靖博士:“因为我也希望能看到一个产品从立项到商业化的全貌,就像一颗种子种下到开花结果的喜悦。我后来担任一家企业的CTO,又担任施耐德新能源中国总经理,负责生产、研发、采购,并和上海电气紧密合作,共同拓宽中国和全球市场。”


达尼:“成立恩易浦的过程您能介绍下吗?”

王靖博士:“我们是2010年成立的,做出了集中式、组串式和微逆三种形态,发展很快。当时中国光伏建站热潮,我们拿到了很多订单,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,进入了全球很多国家。除了欧美,值得一说的是,我们是第一个进入日本市场的,也是迄今唯一获得日本并网许可的微逆品牌。

日本对工业准入要求极高,打入日本是一种对产品质量的背书,因为要赢得日本客户信任并不容易。2013年,我们和另一家公司竞争,比谁测试质量好,谁获得日本认证更快。由于恩易浦对技术理解更深,我们很快就拿到了认证,成了进入日本的第一家逆变器公司,而后恩易浦微逆也成了唯一获准并网商用的品牌。

我其实很喜欢日本市场,它准入很难、质量要求高、起速也慢,但很稳,回款也好。客户会认可你质量带来的价值。我们十年前在日本的机器还很稳定地服务着。”

达尼:“通过在日本的经验,您觉得质量和技术是打开国际市场的第一生产力吗?”

王靖博士:“那是肯定的。曾也有海外客户问我,这价你能做吗?我看了下是超低价格,但是设备材质很差,我预测1-2年就会坏。我告诉他,如果算上维修成本、投资损失、停机损失等,你综合成本可能更高。果然,两年内那批逆变器出现多次严重故障,而维修周期又很漫长,客户损失巨大。当然,有些国家和地区确实是比较重低价,但逆变器质量是很重要的,微逆用于户用场景,品牌属性更明显,更需要高质量。

技术和质量是企业生命线,如果企业没有技术,靠高负债和低价换规模,万一环境波动,企业就会遇到市场订单和到期还款的两头死锁。

后来那家厂商也支撑不住了,客户逆变器得不到售后维保,还得整体替换。国际市场,质量很重要,成本的优势能打开海外市场的大门,但市占率很难长期维持。

因为我做过科研,又跑过市场,我有个理念:千万别让你的销售总被迫不断地拓新客,企业研发要认真做好产品,让销售也能稳下心来,认真服务客户,企业才能良性发展。”

达尼:“您觉得微逆给行业带来什么变化?

王靖博士:“这行一直变化不大。德国SMA的集中式逆变器到2010年前都波澜不惊的。2014年后,华为用智能化把SMA组串式机器做大了。但组串式也不是完美的。

微逆确实是个创新。美国Enphase给行业带来变化。但创新总需要一个市场接受的过程。大家一开始都习惯把大机器放在了地面上,而微逆还得上屋顶安装,因为早期可靠性不足,还得爬上去维修。但Enphase做了很多努力,解决了不少问题,在美国受到了认可。

因为恩易浦刚创立时,就在美国设立分公司,所以一直跟随美国市场变化。2017年Enphase跌倒了0.7美元,我都觉得不可思议,因为我们对美国市场研究很透,那绝不是一个正确的估值。所以,当时我们还与资本考虑收购Enphase,只是最后当Enphase股价回弹时,资本没能看懂而放弃,有点可惜。不过我坚决看好,还买了它的股票。后来Enphase最高涨到340美元。”

达尼:“那时恰好也是恩易浦在MLPE领域做了重新定位,您是怎么考虑的呢?”

王靖博士:“由于美国安规的调整,组件级安全规范不断提高,已成全球标准。我们在2017年留意到美国安规趋势后,就把重点转到了MLPE。

首先,我们考虑到如何帮助组串式逆变器符合安规,开发出了快速关断器。恩易浦的快速关断器,和传统理念不同的,完全从底层上重新设计,因此解决了传统快速关断器的很多缺陷。

其次,2019年1月1日美国新规生效:屋顶上不允许有运行在80V以上的设备。叠加联邦补贴,美国安装申请量巨大。微逆市场也被Enphase教育成熟了,全球的微逆必然迎来一个空前的增长周期,而我们在微逆领域连续积累,2011年-2013年-2015年前就不断推出新的微型逆变器。当微逆占行业份额极小时,我们就已有长期每月千万级的订单,商业积累与技术迭代经验丰富。另外,我们还拥有充沛的美国分销渠道资源、强大的安装服务网络、深厚的品牌影响力,获得了入网认证许可,这都是我们在MLPE领域强大的先发优势。”


NEP:技术创新与全球扩张

NEP看中了MLPE赛道。微逆更是逆变器中技术壁垒最高的,不仅设计和核心算法需要时间研发,即使有第一代产品,后发者技术也要多年迭代才能赶上。而NEP早在13年前就已涉足,并在最大美国渠道布局十余年,获准进入头部CED和REXEL体系,已导入头部EPC名单,进入多家顶尖金融机构合格供应商名单,在北美高端市场获得广泛认可。2018年,NEP集中资源,提前布局卡位。对比目前国内头部公司仍未推出微逆产品,组串式龙头更倾向于组串式+关断器。给NEP微逆在美国留下极大的发展空间。

随着2030碳减排、新冠流行、俄乌冲突,欧美需求井喷。对此,NEP不断加大全球化战略部署,2021年已升级中国和美国双总部,欧洲建立鹿特丹物流中心慕尼黑销服中心,扩大日本办公室,并在泰国建造生产中心;2023年欧洲总部成立,强力加深欧洲本土化销售和经营。



NEP已从技术、生产、销售、服务等多方面不断夯实基础、创新迭代。产能方面,微逆和快速关断器的生产每月可突破120万件。2022年仅一年,MLPE设备出货量250万件。同时今年再次推出两款全新产品 BDS-1000, BDH-800,先储能再并网的智能化设计让家用储能实现效率最大化,平衡了太阳能功能的不稳定性。NEP新品具有强有力的环境适应能力,以应对各种极端天气及气候变化。新品安全高效的储能转化,更加适用于欧美屋顶的生活场景,并给予气候危机、能源危机下的消费者更多安全感与信心。通过智能化的终端可视NEP Viewer,用户直观的感受能源的可持续性和NEP技术的稳定性。


在专业严谨的产品研发和安全稳定的生产环节下,NEP产品的科技和服务不断走向全球更多的国家和地区。不断地被用户选择,推动了NEP开拓性的迭代技术、打磨产品性能、扩大生产效率、精进服务质量,十年间NEP收获了极高的用户满意度和口碑,这一切让NEP能在新能源这宽阔的海域继续远行并乘风破浪。









版权所有 @2022 苏州恩易浦科技有限公司           苏ICP备2022036909号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隐私政策
​​​​​​​